西藏班毕业生格桑德吉感动中国(洞庭之声报)

来源: 【字体:    

她是全国最美乡村教师?? 坚守大山里14

岳阳市一中西藏班毕业生格桑德吉感动中国

本报记者:孙丽芳 特约记者:刘敏??

?? 2 10 ,岳阳市一中西藏部藏初十三班毕业生格桑德吉被评为“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这一消息传来,在岳阳市一中的师生当中,激起了千层浪,大家都为这位优秀的校友而骄傲和自豪。

岳阳市一中的百度贴吧里还有同学专门发起为学姐格桑德吉“点赞”的活动,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响应。

当年,她就是学习非常努力的孩子

“多年不见,格桑德吉更成熟、更自信了。” 岳阳市一中的老师秦丽霞是格桑德吉当年就读的藏初十三班的班主任,教过她3年语文。看着昔日的学生领奖时落落大方,秦丽霞不禁感慨,当年青涩的小姑娘变化很大。

在秦丽霞眼中,当时的格桑德吉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姑娘,平时话不多。格桑德吉是西藏墨脱县一个普通牧民家的孩子,1994年她来到岳阳,在岳阳市一中度过了4年的学习生活——1年预科、3年初中。

“她读书非常认真,很踏实。”秦丽霞记得特别清楚,格桑德吉当时是班里的生活委员,负责班级事务很细致,是班主任的好帮手。她努力地学习汉语和各科文化知识,从不需要老师操心。

初中毕业后,秦丽霞亲自将格桑德吉一个班的孩子送到了成都市就读高中。由于当时还没有电话和手机,联系很不方便,渐渐地,秦丽霞就和他们失去了联系。

201311月,藏初十三班有同学来湖南培训,特意回母校看望了秦丽霞,回藏后并将老师的号码公布在了班级群里。得知秦丽霞的号码后,她特意发了短信与老师联系,告诉秦丽霞她被评为“全国最美乡村教师”的事。

2 12 ,格桑德吉还给秦丽霞打了电话,给老师报了喜。

由于信号不好, 212,记者拨打格桑德吉的号码无法接通。昨天上午,格桑德吉的丈夫接到电话说,妻子上课去了。

下午记者终于联系上了格桑德吉本人,一听说是湖南岳阳的媒体采访,她非常热情。她告诉记者, 210,她所在的帮辛乡小学就开学了,她到北京录制“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只呆了两天就匆匆赶回了墨脱。

乡亲们称她是门巴族的“护梦人”

“她用一颗心,脉动一群人的心,用一点光,点亮山间更多的灯火。”“感动中国”的颁奖词中这样形容格桑德吉,2000年,她大学毕业后,并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选择留在大城市工作,而是毅然回到西藏。为了让雅鲁藏布江边、喜马拉雅山脚下的门巴族孩子有学上,格桑德吉放弃拉萨的工作,主动申请到乡村小学教学。

墨脱县帮辛乡,因常年泥石流、山体滑坡,是墨脱最后一个通公路的乡。由于当地山路难走,不少家长都不愿意让孩子冒险去上学,再加上一些家长认为孩子上学没用,这就使得孩子辍学的情况很严重。

去学生家里家访、把孩子接回学校成了格桑德吉必备的行程。她告诉记者,每学期她都会去家访一两次,有时候一个月就得去一次,而这一走就是14年。走到离学校远的学生家里,一走就要七八个小时。

为了劝学,格桑德吉天黑走悬崖、在满是泥石流、山体滑坡的道路上频繁往返;为了孩子们不停课, 别村缺 老师时她不顾6个月身孕、背起糌粑上路;为了把学生平安送到家,每年道路艰险、大雪封山时,格桑德吉过冰河、溜铁索,把4个月才能回一次家的学生们平安送到父母的身边。

而且,墨脱县与外界的通路一到冬天就会被雪封住,虽然打了隧道,但由于积雪很厚,外出还是很危险,所以一般到冬天老师和学生们就都只能呆在学校里。格桑德吉说,她从来都没有回家过过年,每逢春节,就拉着几个朋友聚在一起看看春节晚会,吃点菜,然后给家里打电话拜年。

14年来,在格桑德吉的努力下,门巴族孩子从最初失学率30%,变成到今天入学率95%。她教的孩子有6名考上大学、20多名考上大专、中专。村民们亲切地称她为门巴族的“护梦人”。

她期待有机会回岳阳来看看

在电话中,格桑德吉轻轻地回到着记者的问题。她说,其实她并不觉得自己所做的事情有什么特别的。现在格桑德吉还担任学校的副校长,每天还有上两三节课,事情更多了。

实际上,这些年来,为了教好孩子们,格桑德吉将女儿央珍从两岁起一直寄养在拉萨的爷爷家,当一年之后格桑德吉再到拉萨的时候,女儿已经不认识她了。

2013年,时逢格桑德吉荣获“最美乡村教师”,节目组特地邀请了格桑德吉的丈夫和女儿到北京。那次是她与女儿的第5次见面。对于这些,格桑德吉只是一语带过。

“岳阳是个很漂亮的地方,一中是我就读的学校里最漂亮的。”聊起母校,格桑德吉说,在岳阳的4年时间里,过年过节都没有回家,一直都是学校的老师陪伴着她和藏族班的同学们,像家人一样关心他们,她非常感谢。

格桑德吉还透露,毕业之后,她就没有回过岳阳,希望有机会能够回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