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阳市一中“科技节”第二届化学实验竞赛
实验报告
姓名:刘旭
颜鸣雁
卜天予
余虎翼 刘浩 |
年级:高二 高三 |
班级:528 494 |
|||||||||||||||||||||||||||||||||||||||||
实验名称:锌铜稀硫酸原电池电流影响因素的探究 |
|||||||||||||||||||||||||||||||||||||||||||
实验药品:不同浓度的硫酸、锌片、铜片、铁片、铝片、导线、电流计等 |
|||||||||||||||||||||||||||||||||||||||||||
实验仪器:容量瓶(100ml)、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烧杯、导线,电流表、电压表、原电池演示槽、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温度计 |
|||||||||||||||||||||||||||||||||||||||||||
实验原理: 锌铜原电池反应式:Zn+H2SO4 = ZnSO4+H2↑
正极:2H++2e—=H2↑ 负极:Zn-2e—=Zn2+ |
|||||||||||||||||||||||||||||||||||||||||||
实验过程记录:
一、问题的提出: 普通的锌铜原电池工作电压低,电流弱,串联一个电子闹钟,闹钟不工作。 其工作时的电流可能受以下因素影响:硫酸的浓度、反应时温度、串联原电池等。所以我们决定对此展开探究,研究如何能增大该类原电池的电流。 二、实验过程 (一)探究硫酸浓度对电流的影响 1. 步骤: (1)配制1 mol/L
2 mol/L 4 mol/L 6 mol/L的硫酸 (2)组装锌铜原电池,记录不同浓度下的电流、电压 (3)重复上述实验 2. 记录:
3. 结论: 原电池电流强度随硫酸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但电压变化不大。 (二)探究不同温度对原电池电流的影响 1.步骤: (1)取4 mol/L的硫酸,分别加热到 (2)组装锌铜原电池,记录不同温度下的电流、电压 (3)重复上述实验 2.记录:
3.结论: 电流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三)探究串联原电池对电流的影响 1.步骤 (1)取等量4 mol/L的硫酸,分别将两个原电池串联,将三个原电池串联,将四个原电池串联 (2)将锌铜原电池连通,记录不同个数原电池的电流、电压 (3)重复上述实验 2.记录
3.结论 随着电池个数增加,电压增长,但第三组与第二组电流相近,可能为电池内阻增加引起。 (四)探究能使灯泡点亮的条件 选用浓度为6mol/L的硫酸进行下列实验
|
|||||||||||||||||||||||||||||||||||||||||||
三、实验反思: 1、在探究浓度对电流的影响实验中,我们发现原电池的电压随浓度大小变化的影响不大,其电压可能与两极材料有关。所以我们更换不同的金属材料,测定了电压的变化。
结果发现电压与两极板材料有关,且两电极活泼性相差越大,电压越高。 查阅资料:能斯特方程E=φ(+)-φ(-)锌铜原电池的电压计算值1.1V,故原电池电压与两极板材料性质有关。
2、我们在实验中发现在稀硫酸中加入双氧水能获得比较稳定的电流,经查阅资料了解到双氧水和重铬酸钾等氧化剂能起到去极化的作用。 3、我们在改变两电极板之间的距离时,发现其电流强度会发生变化,且极板间距越小,电流越大
|